中药以其成分天然、少副作用的优点,一直受到广泛欢迎.为了方便病人服药,现时传统中药一般会经过现代科技的「包装」,合成中成药制品.但是近年假冒伪劣的药物泛滥,这类合成中药药剂更是难辨真假.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近期一项研究,首次创造性地将一项显微镜技术用于中药材鉴定,只要利用一种振光显微镜,透过光学的透射、折射等方式,将显微状态下的中药合成药剂,好似抽丝剥茧一般,依照不同药材的结构、颜色等特征,准确地分辨出合成药中的各成分,大大提升了现代中药鉴定的精确性.
负责是项研究的浸大中医药学院教授赵中振表示,如今的中药合成品,其形态已是千变万化,很难辨别其真伪.他举例指,用作补肾阴、体虚的六味地黄丸,一般包含有39种中药材.但是面对那些被制成丸状的六味地黄丸,要想追寻其原材料究竟是什么,真是「连神仙也难辨」.若要保证中药的质素,检测鉴定工作便十分重要.赵中振亦指出,现代中药研究中,鉴定工作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,其中包括了他经常于研究中采用的显微鉴定.
所需原材料少花费低
赵中振解释称,与普通显微镜相比,振光显微镜可利用更多光的照射、反射等作用,观察出不同的中药材物质在不同的光源环境下呈现的不同物理形态,例如条状、环状、块状等;还可以根据物质的颜色,对其质量等进行评级判断.他续指,其辖下的科研小组经过不断调整振光技术,结果证明「这种鉴定方法需要的原材料较少,花费不高,亦很精准、快速」.
助鉴定真伪纯度质量
赵中振在介绍这项显微鉴定时称,他们先将中药合成制剂磨成粉末状,经过化学处理后,将物质放在特定的镜片下,透过显微镜观察微观状态下药材各成分的内部组织构造、细胞形状等.他指出,科研人员把观察结果与中药材《显微图鉴》中的形态做对比,便可以确认复合物中的所有成分.此外,这个新方法还可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,甚至是判断药材质量.
从事中药鉴定工作十多年,赵中振有关显微鉴别的系列论文不断于美国前沿期刊《显微镜研究与技术》(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)上刊登.今年初,他带领的科研小组更首创性利用振光显微镜(Light Microscopy)、成功鉴定部分中药材的科研成果又一次被该期刊选登,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