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光体组织于球墨铸铁中生成,对抑制沿晶脆性破坏的可行性,
因此将对球墨铸铁之中温脆性及热循环诱发脆性进行探讨,
后者由于珠光体高温时的不稳定性,故以热循环之最高加热温度效应,
金相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组织变化
材料为经添加珠光体促进元素(铜、锰及铬)的球墨铸铁,铸造状态下基地为牛眼状铁素体,
并利用铁素体热处理,得到较低珠光体含量之球墨铸铁为比对材。
裂纹的成核位置不因珠光体组织的存在而改变,由共晶胞界区域起始的裂纹,
其传播受珠光体的阻碍亦不明显,不同珠光体含量的球墨铸铁,其中温脆性破坏行为仍有一致性存在,即沿晶脆性破坏仅发生于肥粒铁区域。
藉由不同珠光体含量的球墨铸铁,其RT~550℃拉伸强度与破断面形貌,
可知珠光体与肥粒铁之晶粒强度有差异性存在,晶界强度亦然,
造成珠光体临界脆性破坏强度大于铁素体临界破坏强度,且珠光体之晶粒-晶界等强温度高于肥粒铁
晶粒-晶界等强温度,此可由球墨铸铁特定温度下沿晶脆性破坏只发生在铁素体区域证实。
另一方面,热循环温度800℃时,有明显的马氏体相变态发生,导致拉伸性质产生明显变化。
热循环温度750℃时,珠光体分解为造成室温拉伸性质变化之主要原因。值得注意的是,
低珠光体分率之球墨铸铁,分解现象较不明显。最后利用750℃热循环后中温拉伸,
证实珠光体临界脆性破坏强度大于铁素体临界脆性破坏强度
|